当前位置:首页 >>检察动态 >> 本院动态
检助共富①丨“一案双治”护平安促稳定,擦亮善治底色
作者:冯国栋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来源:   
  

  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攀枝花的重要使命,也是检察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关键契机。攀枝花市检察机关主动融入市委“两试引领、五市并进、共富共美”工作体系,统筹发挥“四大检察”法律监督职能,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案双治”护平安促稳定、“益加益富”护公益促共富、“检担民了”护民生促和谐的“三护三促”检助共富工作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筑牢法治屏障、注入强劲检察动能,在护航共富共美的时代画卷上书写检察新篇章。

“一案双治”护平安促稳定,擦亮善治底色

  从个案办理到社会治理,从企业车间到田间地头,攀枝花“检察蓝”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护航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司法第一线,既坚守法律底线,又传递司法温度,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护航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高质效“治罪”,让公平正义既快又实

  “过去办危险驾驶案,嫌疑人从认罪到开庭至少要跑一个月,现在10天内就能走完所有流程。”盐边县轻微刑事速裁案件“一站式”办案中心里,检察官指着刚办结的卷宗说。这样的效率提升,源于对轻微犯罪繁简分流机制的革新。

  针对轻微犯罪占比高的实际,攀枝花市检察院出台《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指导意见》,组建简案快办团队,探索轻微犯罪梯次治理模式,区分情节轻重,妥善追究责任,实现危险驾驶、盗窃等轻微案件“移诉、起诉、开庭”全流程快速办理。数据印证着成效:简易、速裁程序适用率达84.79%,平均办案时长缩短10天至15天。2024年以来,11件案件入选最高检、省检察院典型案(事)例。

  效率提升的同时,办案质量不能降。攀枝花市检察院出台的《实质化审查的工作指引》从证据审查到诉讼监督均作出细化规定,确保“简案快办”提速不降质。此外,对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法移送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避免其滑向犯罪深渊。攀枝花市东区检察院办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时,发现9名被不起诉人涉及跨区域行政处罚难题,随即与成都市新都区检察院会签《跨区域行刑反向衔接协作机制》,最终促成依法处罚,推动相关法律适用标准全省统一。

  这一创新正是落实行刑反向衔接机制的缩影。攀枝花市检察院推动市委依法治市办出台《行刑双向衔接工作意见》,构建起“行政检察主导、部门协同”的办案模式,累计制发检察意见360份,推动行政机关处罚273件,2件案件入选全省典型案例,“不刑不罚”的漏洞被依法修补。

  深层次“治理”,从个案办理到系统治理

  “感谢检察官帮我们堵住漏洞!”某企业负责人在公开听证会上接过检察建议书时,言语里满是真诚。攀枝花市西区检察院办理一起盗窃案时,发现该企业因安防薄弱成被盗目标,随即提出增设监控、加强巡逻等整改建议。这样的场景,是攀枝花市检察机关从“治罪”迈向“治理”的生动注脚。

  攀枝花市检察院出台《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实施办法》,将每起案件都当作参与社会治理的“窗口”。针对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民生痛点,精准制发37份检察建议,采纳率和整改率均达100%。攀枝花市仁和区检察院建立“老年人权益维护观察点”,联合民政部门督促整改养老机构隐患5处,经验做法入选最高检典型事例。

  在米易县某小学,小海(化名)因暴力和偷抢行为被检察机关关注,其父常年在外务工疏于对他的管教。检察院联合民政局、关工委,对小海开展心理疏导,并对其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小海的老师说:“小海现在有很大转变,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小海的转变,印证着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成效。

  攀枝花市检察机关构建“检察+民政”协作机制,对29名有严重不良行为或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开展法治教育和心理矫治,制发督促监护令29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95次,通过综合干预帮助“问题少年”回归正轨。米易县检察院“一心两翼六联动”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纳入全省试点。

  化解矛盾的智慧更体现在细微处。西区检察院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时,邀请政法委、公安局及家族长辈共同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和解。这种“检察官+人民调解员+第三方力量”的多元模式,已成功化解118起纠纷。

  全方位“修复”,让司法温度直抵人心

  “小花(化名)正常上学了,低保也批下来了。”说起被害人的变化,检察官很是欣慰。在办理一起侵害儿童案件时,检察官发现被害人小花家境困难,立即启动司法救助,发放1万元救助金,还协调民政、教育部门落实低保和学费减免。该案彰显的正是“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的综合效能。

  攀枝花市检察院出台《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衔接办法》,突破单一司法救助壁垒,联合民政、妇联、教育、人社等部门,构建起“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的综合救助模式。自2024年1月以来,已协调落实社会救助18人次,配套发放社会救助金9.8万元。从低保办理到心理疏导,从医疗救助到就业帮扶,一张全方位的救助网正守护着困境群众。

  毛某的转变同样令人动容。这个曾因轻微盗窃被不起诉的残疾人,在检察院与民政、残联的帮助下找到工作,如今成了社区里的积极分子。“现在有事他都主动来问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的评价,道出了西区检察院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发展性帮扶”的成效,现已为37人提供就业支持,用希望阻断再犯罪链条。

  “治罪”与“治理”双轮驱动,让检察机关既当好司法公正的坚强守护者,又成为社会治理的积极参与者,系统性破解了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堵点,为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营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主办:攀枝花市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四川志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3000837号-1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湖滨路8号

联系电话:0812-393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