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井冈山素能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攀枝花市人民检察院——曾涛
6月3日至6月8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参加了为期四天的“素能提升培训班”培训。培训期间先后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体验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参观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生活过的旧址旧居,听取了井冈山斗争及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与红军烈士后代座谈、观看红色话剧等一系列活动。虽然是短短四天的现场教学,但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思想一次次受到了洗礼、精神一次次受到鼓舞。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革命初期、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形成“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井冈山精神的灵魂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革命的后继者,要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在平时的检察工作中发挥井冈山精神。我们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毛泽东旧居、黄洋界等革命遗址,向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在红米饭里咀嚼革命历史,在南瓜汤里回味武装斗争,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明白了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井冈山精神是伟大而永恒的,不但不会被岁月的风尘所遮蔽,而且会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信仰是一个人、一个社会群体对某种偶像、理论、制度等的忠诚信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精神激励和维系力量。对个人而言,一旦确立某种信仰,个人的生命就同某种群体生命联系在一起获得集体化存在,短暂生命就可以同某种不朽联系在一起,获得永恒化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政党历来高度重视信仰问题,着力用共产主义信念来统一人们的意志,形成革命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合力。通过这次红色教育,我深深的体会到:井冈山斗争时期,环境非常恶劣;一方面,新生的革命队伍处在强大的敌对势力包围和多次“围剿”之中;另一方面,由于敌军实行经济封锁,革命根据地物资匮乏,供应十分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力量做支撑,革命胜利恐怕会成为天方夜谭。井冈山根据地军民正是凭借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一批又一批敌人,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反“围剿”胜利。根据地军民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精神,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敌人屈服,坚忍不拔地将革命进行到底,以点滴星火燃起燎原之势,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成为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二、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革命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并把信仰具体化、把主义实际化、把理论实践化的具体体现。秋收起义遇挫之后,革命还能不能进行,能不能胜利,走向胜利的路在何方,成为摆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和逆境面前,不灰心、不气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创新之路。这条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进取的成功范例,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伟大创举,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精神。做前人没做过的事,走别人未走过的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这是井冈山精神永葆生命力的法宝,是经过实践检验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三、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制定颁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共产党和群众是一心的。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说: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真心实意的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在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相信依靠群众、组织宣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同时,在革命和建设中,要有勇于胜利的胆量,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勇于胜利就是要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为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而勇往直前。
对我来说,此次井冈山之行具有不一般的意义:一座座历史遗址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都会对我产生永久的魅力。井冈山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初创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排除各种干扰,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严重挫折,建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块根据地,初步探索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这种信仰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精神支柱。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 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为引领,切实做好支部的党建工作、承担起新时代维护检察办案、检察官安全,维护接待场所和办公大楼秩序,在司法体制改革和监察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的挑战中,带领全体司法警察认真定位、找准差距,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不断提升新时代司法警察工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司法警察工作,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全面履行司法警察职责,推动攀枝花检察院司法警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井冈山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攀枝花市人民检察院 梅林
6月3日至8日,我很荣幸参加了 “攀枝花市检察机关党务干部素能提升培训班” 赴井冈山培训学习,这次的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震撼、太多的启迪,正如井冈山随处可见的标语所说,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这次的井冈行将永远留存在我的记忆里,永远镌刻在我的生命历程中。
这次的培训,虽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但形式多样新颖,内容充实丰富,既有静听解读井冈山斗争历史及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又有让我们踏循革命先烈的足迹,冒雨穿峡谷救伤员,亲身体会革命家身先士卒众志成城革命气概的红色体验教学;既有实地参观毛泽东等伟人旧居、红军医院、红军造币厂、黄洋界挑粮小道、井冈山博物馆、瞻仰烈士陵园敬献花圈,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建立的丰功伟绩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丰富内涵的现场教学,又有与井冈山老红军后代真情互动,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的访谈教学,让我们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和红军后代座谈互动的访谈教学,更有观看《我的红军哥》原创话剧,深刻体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景教学。五天的时间里,走在这鲜血浸染的土地上,更加透彻的理解“革命”、“忠诚”、“奉献”、“无畏”等词的真正含义,也更加深刻的领悟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我们知道,当年在极其简陋、严酷的环境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依然把革命事业开展的轰轰烈烈、声势浩大,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和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才有了井冈山道路的开辟和革命事业的成功。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只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方能把人民群众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开天辟地,从无到有,也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中国革命的成功。井冈山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意义就是“三湾改编”。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会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组建起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子弟兵”是从“三湾改编”开始的,“三湾改编”三项决定中的“党组织建在连上”,实现了“党指挥枪”,至此,从组织上、体制上解决了党对军队的领导问题,是政治建军的开始,是军队建设的重要转折,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空前加强!从此,井冈山道路和井冈山精神,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一个又一个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为中国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党的领导都是战无不胜的法宝。
站在这红色的土地上,满目苍翠环绕的巍巍群山,感受着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油然而生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血雨腥风的岁月已然过去,井冈山精神已成永恒,镌刻在我们心中。我们这些肩负党组织信任与嘱托的党务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从井冈山精神汲取更多的政治营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关于政法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绝对服从党的领导,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加强支部建设,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一个支部,一面旗帜”的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克服畏难情绪,加强党务知识学习,增强开拓创新和敢于担当、应对挑战的勇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正廉洁,做一名合格优秀的共产党员。
井冈山党务干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攀枝花市人民检察院 陶用辉
井冈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摇篮,革命先辈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它也是一座英雄的山。此次到革命老区井冈山参加党务干部培训,这也是我多年梦寐以求神往的地方。
6月3日在飞机和汽车连续颠簸了一整天后,我们终于来到了井冈山。让我惊异的是这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红色圣地,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满眼的翠绿,阴雨绵绵、云雾缭绕、层峦迭嶂、红色土壤,这是就是革命的摇篮、红色政权发源地——井冈山,无数先烈牺牲长眠于此——青山处处埋忠骨。我终于踏上了这块革命的热土,我急于了解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了解根据地革命历史、了解在这里战斗过的仁人志士,了解这里风土人情、了解这里的一草一木。
在5天的学习中,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之心,用心聆听、认真记录井冈山斗争及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亲临毛主席、朱老总和革命先辈曾经生活、战斗的地方;体验一下五百里井冈山上红军指战员,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是如何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敌人一次又一次围剿,取得井冈山上的胜的利的来之不易;接受体验式教育;与红军后 代座谈互动、感受老一辈老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参观毛主席、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故居;观看朱毛红军会师壮观场景;祭拜革命先烈、瞻仰革命历史纪念碑;参观了黄洋界哨口、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等,使我了解到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间的革命历史。
1927年,在革命危难时刻,毛泽东分析了敌强 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他还及时 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是毛主席制定的一条正确道路。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两年零四个月里,牺牲48000余人红军和革命群众,留下姓名的15700余人,多数无名无姓,党和红军之所以能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恶劣条件下坚持下来,不断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建立了鱼水情谊、血肉联系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铁一般的纪律,遵循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政治工作原则。井冈山斗争的实践证明,只有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视群众为父母兄弟和亲人,我们党的革命事业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时处处想着人民、为了人民,才能得到群众衷心拥护、爱戴和支持。
九十年来,尽管风雨洗刷掉这片土地上烈士的血迹和战争的创伤,但磨灭不掉那一段段难以忘怀的革命历史,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解救中国劳苦大众于水火和解放全中国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不怕牺牲的井冈山精神却是伟大而永恒的,不但不会被岁月的流失而淡忘、尘埃所覆盖,革命传统、革命历史会代代相传。
在井冈山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使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洗礼、内心受到震憾。井冈山时期,中国革命面对强大的敌人和许多艰难险阻,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相继失败,保留下来的革命火种历经千难万险汇聚到井冈山。正是革命先辈、广大党员、红军指战员、人民群众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才使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形成了席卷全国的燎原之势。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所以能燃遍全国,走向胜利,就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井冈山革命精神的灵魂,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必须具有这种理想和信念,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深深体会井冈山革命精神,继承井冈山的光荣革命传统和先辈的遗志,更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强国梦而努力奋斗。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井冈山培训心得体会
攀枝花市人民检察院 王凯
孟夏时节的井冈山,巍峨雄伟,满山的翠竹随风摇曳。我们冒着连绵小雨,来到中国革命的摇篮,开始了为期5天的党务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学习。
学习培训采取课堂教学及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上,我们聆听了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专家教授的讲课,追忆了那段往昔的峥嵘岁月,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以及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与红军后代面对面,共同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忠诚与奉献的革命情怀。穿着红军服、头戴八角帽、腰扎武装带、打着绑腿,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参观了小井红军医院、红军造币厂、茨坪和大井毛泽东旧居,在八角楼重温了《八角楼的灯光》。瞻仰了烈士陵园,向长眠在这里的革命烈士敬献了花圈。观看了大型实景话剧《我的红军哥》,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走进黄洋界,在哨口炮台领略了“黄洋界上炮声隆”那豪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挑粮小道上,再次聆听“朱德的扁担”的故事,肩挑背驮,重温当年红军如火的斗争热情。
身处井冈山,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90多年前,回到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这里曾经谱写过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可歌可泣的历史诗篇。整个井冈山斗争时期,共有48000多名先烈长眠于此,而有名有姓的只有15744名,这些名字都镌刻在烈士陵园的烈士纪念碑上。另还有32000多无名烈士只能用一个无字碑代替,那些革命先烈牺牲时大多只有二十几岁,最小的只有14岁。这些牺牲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精神为之震撼,知道了当年是怎么把红旗从井冈山插上天安门的,知道了星星之火是怎么样燎原全国的。硝烟和战争,流血和牺牲,没有吓退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什么让革命先辈在高官厚禄面前没有低头,在重重围困之中没有畏惧?就是理想、就是信仰,他们坚定了“敢叫日月换新天”那样豪气干云的理想与信仰,才会“为有牺牲多壮志”,才会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也才铸就了“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在烈士陵园,讲解员告诉我们陵园的台阶有49级,但是数出来却只有48级。她说,那是因为,整个井冈山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是的,没有井冈山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
不忘历史,不忘初心,如今,我们的生活、工作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井冈山,现在的中国,已然“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旧貌变了新颜。但是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的精神我们仍要坚持。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执纪者,要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坚持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念,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崇高的理想鼓舞自己,用坚定的信仰鞭策自己,真正地继承发扬光大井冈山精神。
一次井冈行 一世井冈情
攀枝花市人民检察院 邓小鹏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毛主席的西江月生动描述了1928年8月红军在井冈山第二次反会剿的情形。同时,这也充分体现了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革命斗争的严酷形势和军民一心的斗争决心。九十年过去了,黄洋界的隆隆炮声早已散去,但革命的精神犹存。
怀着无比尊敬的心情,千里迢迢来到了红色摇篮——井冈山。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正如老一辈革命者陆定一所讲:“井冈山有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我深深被她的不凡所感染,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强烈的洗礼与震撼。正如我看过的一短话所说的那样:“井冈山是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共产党员;井冈山是一个炉子,走进去融化自己后重塑一颗无畏的心;井冈山是一杆秤,让我们明白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事;井冈山是一本书,翻着翻着就被其中的人和事感动得落泪。
在井冈山学习的时间不长,去掉理论课的学习时间,只有两天半的行程。但这短短的两天半,我们祭扫了北山烈士陵园,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拜访茨坪、茅坪和大小井等多处旧居遗址,观看了井冈山斗争全景画,重攀了红军挑粮小道,也领略了井冈山秀丽的自然风光。整个行程非常紧凑,而穿插在行程之中的授课,进一步充实了学习的内容。
井冈山的历史,有太多值得记忆的重大事件。三湾改编,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大大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朱毛会师,举起了中国革命低潮中一面坚持斗争、鲜艳夺目的大旗,给全国民众树立了对革命的信仰,为中国革命的复兴带来了希望;五破进剿和会剿,充分实践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也大大地拓宽了“以宁冈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胜利发展的空间;“三项纪律、六项注意”的颁布,真正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心……
井冈山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在井冈山上默默吟唱着一曲悲壮的国际歌。井冈双雄袁、王二人,迎接红军上山,疆场屡建奇功,却被错杀于永新;萧克,为闹革命不惜改名,还献出了一家5条鲜活的生命;张子清,身为师长,治疗腿伤时把组织上分给他食用和洗伤口的盐全部留下来,分给其他伤员,最后感染去世。
井冈山的精神,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这,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最缺乏又急需补充的。井冈山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锤炼和升华,是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斗争中培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井冈山精神使我们对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90年前,毛泽东、朱德等一批共产党人在坚定信念的支持下,从实际出发,独辟蹊径,使“星星之火”燃遍全国,走向胜利。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这种精神作为一名检察干警,学习井冈山精神、传承井冈山精神、弘扬井冈山精神尤为重要。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代表着执政党、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守护着法律的底线,维护着社会应有的公平、正义和秩序,担负着依法打击刑事犯罪和执法监督等工作职能,要求干警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优良,同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检察团队精神和过硬理想信念。我们要从井冈山精神中汲取营养,把立德、修德、践德作为修身的课题,实事求是、心存敬畏,服务群众,敢于担当,坚守正道,弘扬正气;用井冈山精神鞭策自己,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这才是检察工作选择的人间正道。
轻轻踩在这片红土地上,不让那份沉重留驻,唯恐惊扰了地下安睡的英灵。因为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因为他们已经伤痕累累。
悠悠眺望着这片群山,不让那声低咽回荡,唯恐唤醒了那片山峦压抑的悲哀。因为它已历经太多沧桑变故;因为它已品味太多凄风苦雨。
默默拭去眼角的泪滴,不让它渗入那方圣土,唯恐炙伤了英灵的心。因为他们并不渴望我们的软弱与眼泪;因为他们更加希冀我们的坚强与振奋。